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2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九:识变,应变,巩固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优势”上,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组总监徐斌发表精彩演讲。
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参加中国汽车论坛,尤其讲一下电池方面的工作。今天看到了很多老面孔,自从欧盟《电池法》发布以来,我们开过很多讨论会和推荐会。今天讲的内容并不是很新,我相信电池行业对欧洲的《电池法》应该是耳熟能详,而且这两年研究得都比较深刻了,所以不再继续讲一些细节,讲一些最近的发展和我们的观察。
刚才杨总介绍了我们单位的情况,我叫徐斌,我们是欧盟驻华标准化专家组,这个项目是欧盟委员会专门出资的,2006年在中国设立办公室,主要负责欧洲和中国的标准化工作,这个项目主要由欧盟委员会的成长总司、欧洲自由贸易区联盟、没有加入欧盟的四家企业,还有欧洲三大标准化组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共同出资的。我们的主要工作是促进国际标准和欧洲标准的交流,加强中欧在标准化工作和技术法规工作方面的一些联系,加强中方对欧洲标准化系统和欧洲一些法规的理解,促进双方的贸易发展。
今天我专门讲一下欧洲电池法法规。第二部分主要内容,第三部分后续措施和进展。
一、欧洲电池法法规。
有时候我跟中国电池企业也进行过交流,我去调研过宁德时代,也访问过阳光储能,都去过我们的企业,我们也调研沟通过,大家普遍反映中国企业应对电池法还是非常复杂的。应该讲,欧洲的《电池法》是从2018年就有一个欧洲“电池战略”,那时候电池行业没有像现在这么发展,比如新三样,没有像现在有这么大的优势。等到法规2018年开始讨论立项,2023年开始提出,2024年开始做,做完正好碰到要大面积地出口欧洲,正好碰上了。
也就是说,我们在研究它的《电池法》的时候要了解一下它的立法背景,它的立法主要原则是发现电池对环境影响太大,针对环境是它的重点,比如可拆卸、可替换、可再生资源也是它的重点,循环经济计划就是关于回收的哪些能源,欧洲新工业战略这个背景跟特朗普的想法是一样,希望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回归欧洲。另外实现无毒的可持续发展化学品战略,这是《电池法》里面的有毒物质、有害物质,哪些物质在这里面的,只要可持续发展化学品战略里面提的《电池法》里面都不能有,搞电池的都看到了那个表,这个未来还会发展,大家一定要对这几个都要有了解。零污染行动计划就是怎么回收,45%、60%、80%,这些量逐步地来,没有污染全部回收。其次是关键原材料法案,这是2023年3月提出的,去年刚刚通过。原材料法案里面有37个主要的关键原材料,基本原则是不要离开欧洲。一旦进口了,我以前也参与过电池的会,大家经常讲加强国外稀土或者重点锂、矿的购买,但是欧洲的观点是只要你进入到欧洲的锂等重点行业,就不要离开欧洲。当我们做回收时很多人问我,电池回收行业可否在中国做,可否到国外,如果看了关键原材料法案就知道,它要求你尽量在本地拆解,不要到别的地方做,这对我们整个企业的战略来讲,你深刻了解欧洲的这些法规,才能做出战略性的选择。
也就是说,以后只要锂进来就不要让你出去了,一定要在本地拆解,留在欧洲本地,这样欧洲不需要做新的矿产。2027年回收率达到了60%的样子,大部分走不了,你可以继续往里面进口,但是你想把它弄出来相对来讲比较麻烦。每个法案都有很多原则,比如循环经济里面的原则都是对应着法规里面的很多内容,建议大家看一眼就知道你该怎么做。
原来我们有一个欧盟电池指令,针对电池的,现在已经完全被覆盖了,2024年2月18日正式实施,它是分步实施的,不是马上上来都要做碳足迹,都要做电池护照,它列了大量的时间表,这些时间表我都背不过,里面时间表很多,而且我不认为一个人就能把时间表都搞定,对应《电池法》需要四五个小组,原材料的、可拆卸的、碳足迹的、电池护照的,这些都要不同小组来应对它。
如PPT所示是主要内容,比如第四章是电池合规,还有认证谁来做、市场准入怎么做,其他要求也都在,比如电池回收、电池可拆卸,《电池法》本身是好几个、无数个律师和具有律师背景的专家坐在一起写的。欧洲任何一个法规,regulation或者directive额后面都有一个小组叫quality,比如我是搞标准化的,大约四五十个人,欧盟委员会三五个官员组织四五十个专家长期维护这个法规,负责《电池法》。欧洲电池行业不具备优势,真正企业参与的不是很多,你去欧洲看一下,生产电池的企业没几个,所以大部分的法规企业做影响的还是比较少的,强烈建议咱们国家你作为企业你应该及时地提出comments,比如去年5月碳足迹的动力电池协会都给了回复。其次便携电池这些都不说了,咱们国家EV电池是最重要的,一个汽车7万,电池三五万得有,电池是整个电动汽车行业里面重要的一个部件,也是进入欧洲市场的重要准入要求。
还有碳足迹可再生含量、有害物质减量进行强制检测,国内经常讲电池护照、碳足迹等还有很多的,比如有害物质要紧跟欧洲化学法案,标签就是电池护照部分,还有供应链尽职调查,这也是企业的一个痛点,你要把所有原材料里面的碳足迹和生产,未来还有其他的要求,欧盟现在对于一些企业的工作时间做了要求,供应链上的工作时间是不是也要做?这对我们系统影响还是很大的。最后是废电池的回收,现在要求只是回收,以后要原地生产,它也是促进供应链制造业回归欧洲的一个手段。
二、主要内容。
《电池法》本身170多页,《电池法》基本上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是根据《电池法》的详细内容,我们理出了60项法案,涉及实质性的是36项,还有24个未来变化的,比如未来有毒有害物质又要增加了,就又要做一个。如PPT所示是我们做的分类,比如委托法令或者实施法规有多少个,到法案里面找,比如电池性能耐久性要求里面有2个法案,碳足迹是最多的,有12个法案要做,不是马上做,是2025年做一个,2026年做一个,2028年做一个,尽职调查方案的认可也是1~2个,电池护照虽然只有一个,但是电池护照对我们行业影响是最大的,下面还有其他的。
后面有一些时间表,涉及电动汽车的我做了一下标注。现在的时间是延后的,比如2025年2月18日之前要做碳足迹的分级,2024年要做碳核算的方法,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但是法规除了给了时间以外,也给了一个口子,法规发布之后的一年之内实施,所有的欧盟法规都给了一年的过渡期,我不做详细解释,在坐的电池行业同行都已经认真研究过了,我的意思是大家了解下面,你是哪一块的就做哪一个,我不相信一个人能覆盖所有的,你是性能的要把性能法规跟好,你是尽职调查的要把尽职调查的法规跟好,你是可拆解/可回收的就把那几个法规跟好,通用格式、标签标志也是放在这个地方。再比如,电池护照的时间,大约什么时候做,还有绿色公共采购的,比如未来让政府采购,还有合规风险的我们都做了。这个时间仅做参考,欧盟委员会尽力达到这些,但是有一些延后。
除此之外,未来在法规没有写的但是会受到影响的,比如化学物质限制,现在定了三五项,未来可能再加,怎么加谁来加?比如可回收物质现在是锂、钴、镍这些,以后会不会加,有可能,以后根据技术的发展状况或者未来电池行业发展状况来做。比如电池预期寿命和信息,现在对电子寿命时间比较短,以后随着技术发展会不会增加?你是做电池的你要看,因为你要紧跟它,了解它的要求。主要参考因素是市场变化、技术和科技发展、相关法规的修订。比如化学物质里面的情况,附件1的化学限量会改,回收评估结果会改,市场发展里面的可回收目标会改,现在60%,以后要达到80%,都是有可能的,但是中国企业现在内卷这么严重,很多企业说别说2028年,先把2026年的事搞定,没有经历看2028年的,先把2025、2026不在这个过程中被卷掉,才能有精力和心情搞这些新的,但是咱们国家还是有龙头企业,比如宁德时代他们还是有余力做这方面的研究。其次咱们利用行业,比如电池工业协会,利用政府的力量,对这个东西要进行早期的研究和研判。
三、后续措施和进展。
60多个法规意味着36个小组,做的过程中大部分不能一个个详述。我建议大家主要跟的是欧洲的科研机构叫Joint Research Centre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它是给欧洲所有法规做调研的,欧盟委员会委托它做很多方面的工作。前段时间我带着一个老外过去了,他说20年前咱们做能效标识,冰箱、洗衣机、彩电放能效标识,一开始企业都做不了,问题很多,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现在20年过去了,能效标识已经成为习惯,也给社会增加了很多效益。他认为欧盟委员会虽然在进行碳足迹的起始阶段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几年下来慢慢地会让企业习惯,他们也习惯,大家慢慢把这块都做下来,把整个环境保护方面的成果也做下来。这个机构是欧盟各类法规的重要支撑机构,它不是立法机构,但是它的文件非常起作用,欧盟委员会委托它做的,它做出来的基本上按照这个思路来的,除非有非常大的反对意见,比如绿电因子,德国和法国争起来了,中国的意见不是那么重要have your say,他们考虑的时候你不发声更不能被听到,所以还是要有中国的声音,欧洲各个member state政府的声音最重要。
比如最新的时间表工业电池碳足迹的核算方法支持,昨天我才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英文版我那里都有,比如查谷歌在欧盟委员会网站上都能查到,have your say就是中国的提意见,电动汽车电池是去年做的,这两年开了两次Workshop,但是没有发布新的,所以碳足迹的声明没有实施,要么是刚才定的时间,要么是你有依据以后的12个月后才开始进行申报。比如碳足迹的征求意见稿,本来定在2025年7—9月预计的公布时间,我也一直在看,但是没有听说到,还有声明要求,这也是在2025年1—3月,我是没有看到有新的。为什么这个比较重要?它基本定了调子,它做了这个可能进行微调,除非有重大意见,一般不会再进行大的调整/修改,所以大家还是要对它进行学习。
电池护照现在基本的想法是,2026年就是CE标志,2027年一定是二维码和电池护照。具体要求不再详细赘述,它的主要目标是否清晰可见等等,大家都清楚,而且还有及时的更新,2027年起我觉得会晚。大家都问我电池护照里面写什么,《电池法》里面写得很清楚都有什么,当然它会再出一个最终的下位法写电池护照里面要做什么,电池护照本身不可能跟其他的有区别,现在欧洲在搞整个数字产品护照,覆盖所有的雄心勃勃的计划,覆盖所有的产品都要做数字产品护照,电池护照是先行一步,它的规定可能稍有区别,但是你用什么二维码,用什么数字结构、用什么interface这些不会变,这些有下位法,但是这些内容已经确定了,碳足迹、预计寿命、操作、再生材料、可回收等等。
电池护照要求的内容已经基本上定了,而且会有一个下位法来做,但是电池护照的呈现方式是跟欧洲的《可持续产品设计生态设计法规》(ESPR)对应的,欧盟做整个大的数字产品护照的法规和相应的标准,电池护照标准没有单独再做,都在欧盟委员会的CEN-CLC和JTC24做相关标准,比如互操作性的、访问权限、信息安全、数字处理,所有标准发生在欧洲标准化委员会的CEN-CLC/JTC24,做什么是法规来定的,怎么做是用标准来做的。
电话:15501033393
邮箱:36810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