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2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十一:智驱绿行,策领未来”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毕吉耀发表精彩演讲。
一、经济延续向好态势
今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而且不确定性非常大,特朗普加征关税,对全球经贸环境产业链、供应链产生了巨大冲击,对我们包括汽车行业也都面临着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展示了强大韧性,上半年到目前为止,一方面说明产业进步、竞争力增强,另一方面也和宏观政策落实有很大关系,比如说消费品以旧换新包括汽车以旧换新,带动了消费增长同时带动了工业生产,我们的出口企业抢出口、转出口,在这种关税的斜坡下还能保持出口比较快的增长,同时带动工业增长。大规模设备更新,企业加大设备投资,“两重”战略等等,背后都是财政政策发力,超长期国债、专项债等等。
中国经济到目前为止的表现在世界上非常突出,有几个方面来看。一是从经济增长来看,一季度我们实现良好开局,增长了5.4%。这个数字比去年一季度的5.3%还要高一点,去年全年是5.0%,也比它高,跟去年四季度持平。另外“十四五”今年是最后一年,是收官之年,前四年“十四五”年均增速是5.5%,这个基本接近。总的来看,从数据来看,延续了回升向好的基本态势。
从生产和供应来看,工业生产保持较快的增长。虽然四五月份受关税的影响,对美出口大幅回落,带动了月度工业增加值有所回落。但是1-5月份来看,规上增长6.3%,这个比去年全年加快0.6%。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科技技术产业增长更快,服务业同样也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也是1-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有接近6%的增长。总体从生产方面来看,今年上半年增长情况相当不错。从这些曲线图的走势来看,也基本显示了稳中向好的态势。
从需求来看,比去年有明显改善。从销售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1-5月份增长了4.0%,这个比去年加快了1.5个点,当然4.0的经济增长还是慢一点,我们的统计更多从生产方面,汽车产业背后有很多财税因素,增值税为主,各地都搞生产。GDP统计基本以生产法为主,卖不卖得出去都统计到GDP里面去,其实我们的需求相对来说弱一些。以旧换新政策起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有消费升级。从固定投资来看,房地产投资连续五年在下降,在适度调整。另一方面,基建投资、制造业投资保持相对比较快的增长,所以总体来说投资情况也略有改善。从刚才那些数据来看,消费、投资和生产比起来还是偏多一些,我们看消费方面的增长情况,汽车上半年产销超过1500万辆,又创新高了,但利润怎么样?你们比我清楚。投资情况看一下,过去快速发展时期两位数增长甚至20%的增长,现在5%都没有,主要是房地产拖累比较大,扣除房地产以后,这两年我们看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过程中,制造业投资还是比较快的。
外贸出口我们顶住压力,继续保持很强的韧性。4月份、5月份对美出口大幅回落,但是总体来看货物贸易前五个月增长速度非常不错,特别是出口增长了7.2%,这当然也有抢出口的因素在里面。服务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国际收支保持平衡,一季度外汇储备已经到了3.3万亿,而且净外需、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季度达到38.9%。虽然说美国在打压,大幅加征关税,反而我们上半年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靠净出口的拉动,跟抢出口、转口有很大关系,下半年能否持续?现在很难讲。国内需求跟不上的话,对下半年肯定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外贸进出口的月度增速情况,不多说了。
这是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最近几年疫情以后反而在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比较高,后来再平衡占比下来了,但是这段时间又在增加。反映到三大需求,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来说,这两三年来,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非常大。如果出口受到影响,国内需求如果顶不上去的话,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所以下半年的情况,我觉得还是值得关注。
在宏观经济走势情况下,我们的就业形势总体来说保持平稳,调查失业率基本在5.1%左右,居民收入基本稳定,一季度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保持了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从居民消费支出来看增长速度也不慢,实际支出增长5.3%,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还要快一些。
城镇新增就业的情况,“十四五”期间大概年均都在1200万人以上,今年目标也是1200万,一季度300万多,今年完成这样一个目标没有问题。但是和“十三五”相比,城镇新增就业还是减少了将近100万,说明现在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调查失业率基本回落,重点人群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有很大困难。在目前的经济情况下,不断竞争内卷,收入很低,特别是大学以上的毕业生,如果期望值高一点的话,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总体出现了平稳增长,现在的情况还是在恢复。
从宏观经济这几个方面来看应该情况不错,但是从价格低位运行的情况来看,也反映出国内经济总需求不足的情况非常严峻。1-6月份的数据也出来了,整个CPI同比下降0.1%,虽然6月份本身同比上升了0.1%,但是1-6月份还是下降了0.1%。PPP连续32个月负增长。所以现在的压力,CPI基本零增长,PPI企业盈利非常重要,内卷大家不断降价,汽车行业带头降价,自己把利润搞掉了,上游的钢铁行业也受到很大拖累,竞争很残酷。上一轮曾经54个月,这个对企业来说压力非常大。所以下一步经济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要进一步深化,很多新兴产业都会面临这些问题,3000多万辆的产能还有多大,国外现在对我们打压越来越厉害,特别是汽车行业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限制,美欧市场对我们都有很大压力。
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还是在向前推进,因为党的二十大提出经济发展不仅要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同时还有质的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度非常大。研发能力投入占比不断上升,去年已经达到了2.68的研发强度,和OECD国家基本持平,这个在各个产业、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与此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非常快,装备制造业现在占整个工业的比重30%以上,是大头了,也是我们出口的大头(60%),说明制造业竞争力非常强。高技术产业占比大概15%以上,而且这两部分的增速要比上游传统产业快得多,比规上工业增速也要快。绿色低碳发展带来绿色产业的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这些年来都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亮点。
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在外部环境这么大的冲击下,仍然保持着这么一个韧性,还是值得欣慰的,为我们实现全年的社会发展目标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外部冲击影响加大
美国这些关税政策现在不断调整,最近他又跟很多国家明确了,包括我们周边国家都提高了关税,8月1日开始实施。美国加征关税对世界经济影响非常大,不光直接对我们有影响,对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速度都会产生影响,会进一步影响我们的外需。今年以来,国际机构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计不断下调,各个机构预测今年、明年经济增长都是近几十年最低的水平,未来“十五五”期间世界经济增长恐怕也是低迷不振的情况,很难恢复到以前的水平。
(如图)经济下行都对应外部冲击,百年疫情、金融危机等等。2008年金融危机以前,世界经济增长总是振荡上行的,现在整个都是在趋势线以下,展望未来几年到“十五五”期间,可能世界经济增长还是不及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水平,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加上保护主义的不断强化,过去都是美国带头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现在要加征歧视性的关税,并不平衡。
贸易增长这么年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以前全球贸易增长是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现在各国都向内看,全球化遭遇重大打击,所以经济增长反而快于贸易增长,这是我们面临的形势。这背后就是整个贸易在GDP中的比重,达峰以后逐步下行,这就是我们面临的大的外部环境,不光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加征关税的问题,各个国家现在都是在考虑发展和安全的问题,我们讲统筹发展和安全,美国也在不断讲,我们批评他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但实际上所有国家都要减少对外部的依赖,都开始向内看。
对我们的影响毫无疑问很大,一方面关税直接的影响,另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反过来再进一步对我们产生外需不足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别看累积数据非常好,4月份、5月份对美出口大幅回落,工业生产4月份、5月份的月度数据增速也在放缓。
另外扩大内需的紧迫性非常强,不仅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应该成为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实际上这些事情我们从上世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开始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也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是总体来讲,扩大内需目前仍然有巨大的紧迫性。
三、有力有效应对挑战
面对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党中央、国务院也做出了一系列决策,明确提出要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这是4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的精神。
为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目标:
一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旧换新也好、两重两新也好,还有加快发行国债等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货币政策。
二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加大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三是各种举措,帮助企业脱困。
四是对于就业金的使用方面,援企稳岗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五是持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四、基本趋势没有变
总体来讲,中国经济有非常强的韧性,总体来讲经济的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自身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短期有一些面临着不确定因素和冲击,有一些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还是会保持目前的发展态势。“十四五”期间虽然没有明确年均增长目标,但是前四年年均增速达到5.5%,这里面还有两年疫情的冲击。今年上半年5%以上的增长没有什么大悬念,下半年可能会面临下行压力,但总体来看今年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问题不是很大。
五、做强国内大循环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上,我们确定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仍然是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举措。中央现在更加注重发挥内需主导、内部可循环的经济优势,做强国内循环,特别是通过扩大内需,使我们的经济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六、坚定信心保持定力
总之,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及后续的不确定性,我们还是要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认真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把我们的发展战略立足点更多放在国内需求,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面。这样的话,我们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努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和任务,为明年开始的“十五五”奠定良好的基础。
电话:15501033393
邮箱:36810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