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姓评车
来源:百姓汽车
时间 2025-11-06
浏览:34571日前,赛力斯正式登陆港交所。赛力斯此前获得了133倍超额认购的市场热捧。

此次赛力斯募资净额140.16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港股IPO,足见资本对其基本面的认可。在新能源车产业迈入结构性竞争阶段之际,赛力斯选择此时赴港,既是对自身成长曲线的阶段性兑现,也是一场资本层面的自我进化。
目前,有不少中国新能源品牌在港股计划上市。因此,赛力斯的上市表现也被视为检验资本对新能源车企信心的风向标。
基本面稳定与高毛利率支撑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营收达1105.3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1.56%至53.12亿元。这体现了公司基本盘的稳定。值得注意的是,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481.33亿元,同比增长15.75%,增速较上半年明显加快。
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达29.38%,且第三季度单季进一步提升至29.95%。这一水平不仅在国内新势力中领跑,甚至超越了奔驰、宝马、保时捷等国际豪华品牌。

赛力斯实现高毛利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关键点:
一是产品结构高端化。公司旗下问界系列的高端车型(如问界M9和问界M8)成为销量主力。这两款车型在第三季度合计占问界品牌销量的比重很高。具体来看,问界M9上市21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5万辆,创50万级车型交付新纪录;问界M8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级销量冠军;问界M7全新车型上市36天交付突破2万辆,成为现象级热销车型。高端车型的热销显著提升了毛利率水平;
二是实现了技术平台与规模化效应。赛力斯投入打造的“魔方技术平台”和数字工厂,实现了关键生产工序的100%自动化。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一致性,降低了制造成本。
赛力斯能够迅速崛起,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是关键因素。尽管华为的合作对象也由赛力斯一家,变成了五家(另外四家是奇瑞、北汽、江淮和上汽)。但赛力斯仍然是鸿蒙智行的销量担当。鸿蒙智行10月总交付量为68,216台,创单月历史新高,问界10月销量约为48,700台,占比为71%,是鸿蒙智行的绝对主力。

2025年,随着技术迭代加速以及新玩家不断涌入,企业间的竞争态势却日趋严峻,市场正经历着从“普惠增长”到“残酷淘汰”的市场格局演变。赛力斯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成本控制和生态合作,成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关注未来,开启国际化副本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博弈”。为抢占市场份额,部分企业采取激进的降价策略,导致行业整体利润率承压,甚至出现“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另外,随着技术扩散,单一配置或功能的领先窗口期缩短,车企难免陷入堆砌参数的误区。
在这种情况下,车企必须在技术、成本、市场定位上建立核心优势。

赛力斯的发展路径颇具代表性。根据其港股招股书,此次IPO募集资金约70%将用于研发投入。比如,赛力斯自主研发的魔方技术平台。该平台作为全球首个全栈式多动力兼容平台,能够覆盖超级增程、纯电、超级混动三种新能源动力形式,有助于降低新车型开发成本与周期。此外,赛力斯开发的超级增程系统,其量产热效率达到了44.8%;在深化合作方面,赛力斯通过资本层面加强与华为的绑定,以期获得更稳固的技术支持并分享长期价值。例如,赛力斯认购华为旗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公司——引望的部分股权。这种从业务合作到资本联结的升级,旨在将双方的合作提升至更深的战略层面。
剩下的20%的募资用于海外市场拓展,将在欧洲、中东设立100家品牌体验中心,并推进超级充电网络覆盖主要海外市场。“A+H”双平台架构也为其未来融资和品牌国际化打通了必要的环节。

赛力斯成为国内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不仅为公司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140亿港元的规模创了中国车企的纪录),更重要的是构建了国际化的资本平台,获得更广阔的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此次IPO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林园基金、施罗德等知名机构,合计认购规模达8.26亿美元。
这无疑为计划登陆港股的中国新能源品牌树立了一个参考系。
百姓评车
对于计划赴港上市的新能源车企而言,赛力斯的案例提供了参照,港股市场更关注商业模式的健康度、盈利的确定性以及对抗行业周期的韧性;对于赛力斯来说,成功登陆港股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将外部赋能逐步转化为内在优势,从而构建起自己的核心护城河。
电话:15501033393
邮箱:368100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