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盛基:把握产业变革趋势,有效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 作者:百姓评车
  • 来源:百姓汽车
  • 时间 2025-07-13
  • 浏览:30004

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2日上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八:智数赋能,‘智’检之道——汽车测试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发表精彩致辞。

图片1.png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浪潮席卷而来,产业链重构与技术革命交织推进,国际局势的复杂变化更让产业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与挑战,同上时汽车产业正从“机械制造”向“智能移动空间”加速转型,也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在这一进程中,汽车测试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性能验证环节,而是成为贯穿研发、生产、应用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生命线”与“创新催化剂”。从芯片测试到整车测试,从仿真测试到实车测试,每一项测试技术的突破,都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正如本次论坛主题“智数赋能,‘智’检之道”所揭示的,以智能化、数字化技术重构汽车测试体系,既是应对产业变革的必然选择,更是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路径。 

  值得欣喜的是,通过创新努力,我国汽车测试装备和技术发展取得重要成效。在硬件装备方面,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模拟器已实现多场景高精度复现,测试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能源汽车电池测试系统可完成从常温到极端环境下的全场景、全维度性能检测,部分指标超越国外同类产品。在软件技术领域,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使外观缺陷检测效率提升 80% 以上,大数据驱动的故障预测模型将整车测试周期缩短 30%;数字孪生测试平台已实现从零部件到整车的虚拟仿真验证,为研发阶段节省大量成本。同时,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建设上,我国已建成多个具备 L3 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测试能力的封闭场地,覆盖城市道路、高速公路等复杂场景,测试场景数量和丰富度位居全球前列。这些成就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更让中国汽车测试技术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今天的论坛,汇聚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等多方力量,这本身就是产业协同创新的生动实践。从整车企业到零部件供应商,从科技公司到检测认证机构,大家带着前沿技术与实践经验齐聚一堂,必将碰撞出更多创新火花。当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融入测试流程,当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场景仿真验证,汽车测试将从“事后检测”向“事前预测”“实时优化”跨越,为产业降本增效、提质创新提供强大支撑  

  各位同仁,汽车测试的本质,是用科学方法定义“安全”“可靠”“高效”的行业标准,而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注入,正在重新定义这一标准的边界,丰富标准的内涵。在此,我提出三点倡议: 

  第一,以技术创新夯实测试根基。鼓励企业加大在AI算法、大数据分析、虚拟仿真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测试设备智能化、测试流程数字化、测试结果可视化,让测试技术成为产品创新的“孵化器”。 

  第二,以标准共建推动产业协同。呼吁行业同仁共同参与测试标准的制定与完善,尤其是在数智底座和AI大模型等新兴领域,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规范。  

  第三,以开放合作拓展全球视野。当前我国汽车走出去形势大好、出口量同比再创新高,我们将借此契机,加强与国际测试认证机构的交流互鉴,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等领域推动标准互认,助力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国门,推进汽车产业国际化加速发展。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姓汽车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