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30万高端市场时,零跑别忘了被刹车失灵困住的车主

  • 作者:百姓评车
  • 来源:百姓汽车
  • 时间 2025-11-28
  • 浏览:56341

2025年四季度本是车市传统旺季,零跑汽车却遭遇了一场暖冬寒流——投诉量与销量的反向走势,撕开了其增长神话下的品控与服务裂痕。据有媒体报道的数据交叉验证,10月零跑近30日投诉量达20起,11月升至23起,环比增幅15%,而质量投诉占比的陡升更令人警惕:从10月的66.67%飙升至11月的83.87%,动力电池、电气设备、制动系问题跻身投诉TOP3,服务类投诉则集中在销售欺诈与承诺不兑现,与乘联会公布的10-11月累计销量突破4.5万辆、同比增长32%形成刺眼反差。有媒体分析师直言,当投诉指数增速(15%)远超行业平均的8%,意味着零跑的品控漏洞正随交付量扩张而被持续放大。

服务乱象与质量硬伤叠加爆发

这场危机首先体现在服务端的乱象频发。有媒体报道显示,11月相关投诉平台新增12起零跑相关投诉,定金纠纷成为重灾区:杭州一位车主下单C11后次日便被告知车辆售罄,4S店拒绝退还5000元定金;成都消费者更遭遇合同变脸,销售擅自将购车合同改为租赁合同,1万元定金拒不退还,仅10月就有数据显示,零跑C10单车型因未按承诺交车不退订金的投诉达7起。除了售前的定金陷阱,质保政策的双标更让老车主寒心:C10纯电版2024款车主仅享3年/12万公里电池质保,2025款车型却延长至8年/15万公里,零跑官方对此始终未作解释。

售后缺位则让车主陷入维权困境。洛阳一位C11车主购车后接连出现刹车抖动、行驶冒烟等5项故障,4S店以需磨合推诿,多次维修无果后,连400客服也拒绝介入;武汉一位车主的车辆自燃后,4S店拖延多日未出具检测报告,最终仅愿赔偿2000元了事。更令人愤慨的是,江苏一位C10车主提车23天便遭遇刹车失灵,售后竟称是后台网络拥堵导致,且该故障已出现过两次,却仅让车主等待未知日期的OTA升级。

比服务乱象更致命的是穿透安全底线的质量硬伤。11月质量投诉占比突破80%,多个问题直接危及生命安全:甘肃一位C16车主提车次日,高速领航功能失控致方向跑偏,自动紧急制动故障灯亮起,厂家两次维修无效仍拒绝换车,最终提出需拆换主控模块的方案,遭车主强烈反对;10月C10车机投诉激增,近半数车主反映OTA推送后无法安装环视摄像头频繁离线,部分车辆黑屏时长超30分钟。

三电系统与制动隐患同样突出。C11车主反馈行驶8万公里后电池健康度跌至95%,续航虚标达20%;T03车型出现高速行驶时ABS误触发、前轮跳动致刹车失灵的险情,有车主甚至遭遇刹车泵故障却被要求自行承担维修费用。C10行驶跑偏成通病,部分车辆载重大于3人时,50米内即向右偏移;洛阳另一位C11车主在高速120迈时遭遇刹车踏板变硬、车身抖动,4S店竟称属正常现象。

主力车型集体沦陷加剧了信任危机。作为10-11月销量冠军(累计2.1万辆),C10投诉指数突破113,问题覆盖售前诱导下单、售中交付延期(平均超15天)、售后轮胎偏磨等,最严重车辆行驶4000公里即需换胎。上市三年的C1111月投诉量环比升27%,2023款车主反映购车一年续航缩水30%,2024款出现高速冒烟油电混乱等故障,官方承诺的电池质保升级也未兑现。2024年推出的战略车型C16投诉量同比激增180%,7起提车即故障案例中,中控屏黑屏、转向摄像头离线成高频问题。

低价扩张下的信任考验

面对汹涌投诉,零跑的应对堪称消极。有媒体数据显示,其2025年投诉回复率仅36.8%,远低于新势力平均的72%,多数投诉长期处于信息审核状态。以C10跑偏问题为例,厂家统一回复需到店检测,但全国15家4S店中仅3家具备调校设备。更讽刺的是,零跑此时正发布旗舰车型冲击30万高端市场,宣传全域自研可靠性,与老车主遭遇的智能控车失灵、售后推诿形成鲜明反差。

在公开层面,零跑仅在一次投资者会议上笼统表示优化售后体系,未提具体方案,而小鹏、蔚来等竞品针对同类问题,72小时内便推出延保、免费检修等专项服务包。这种差距背后,是零跑仅5.8%的单车毛利率(远低于行业12%均值)带来的成本压力——C10搭载的轮胎较同级别成本低30%,恰是轮胎偏磨投诉的重灾区,占该车型问题的23%。

中国消费者协会汽车消费专家李然指出:新势力不能把性价比变成减配借口,零跑需短期内解决定金纠纷、电池质保、售后响应三大问题,否则将丧失用户信任。近期零跑股价收跌4.2%创三个月新低,资本市场已发出警示。

在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的今天,消费者已从尝鲜转向品质刚需。2025年秋冬的投诉浪潮,对零跑是危机更是警醒:唯有将品控与服务补位到销量增长之前,才能避免高速跑偏,守住新能源赛道的长期竞争力。

百姓评车

当零跑忙着用全域自研包装高端车型,老车主们却在为刹车失灵、续航虚标反复维权,36.8%的投诉回复率堪比售后失联。这场危机从不是偶然:5.8%的单车毛利率倒逼成本缩水,便宜30%的轮胎换来了23%的吃胎投诉。股价跌4.2%的警示还在耳边,零跑该明白:新能源市场早过了低价遮百丑的阶段。当性价比沦为减配遮羞布,再光鲜的销量也捂不住质量的破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姓汽车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