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姓评车
来源:百姓汽车
时间 2025-11-25
浏览:35365当劳斯莱斯、宾利等超豪品牌的展台在2025广州车展上集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搭载豆包大模型的智能座舱与配备高阶智驾的燃油新车时,这场规模达22万平方米、汇聚93台全球首发车型的行业盛会,已然勾勒出中国车市的全新轮廓。

作为四大A级车展中兼具总结与预判功能的晴雨表,本届车展629台新能源展车与457台燃油车的同台竞技,超豪退场、AI规模化上车、燃油车回暖的三重变奏,正揭示出车企转型与市场演进的深层逻辑。
广州车展多重变奏
本届广州车展最引人注目的缺席名单,当属超豪华品牌的集体离场。劳斯莱斯、宾利、保时捷、兰博基尼等曾经的流量担当悉数缺位,这并非偶然,而是中国车市消费逻辑与产业权力转移的必然结果。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超豪华车市场遭遇断崖式下滑,劳斯莱斯销量同比下降23%,兰博基尼暴跌39%,迈凯伦上半年在华销量仅19辆,市场萎缩让参展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超4000万元的A级车展参展成本,转化率却不足10%。

消费观念的迭代更让传统超豪品牌失去竞争力。随着新能源渗透率在2025年10月突破51.6%,消费者的关注焦点已从品牌溢价转向技术价值,智能驾驶、续航能力与交互体验成为购车核心指标,而超豪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上的迟缓使其显得格格不入。保时捷MacanEV因缺乏本土化创新遭诟病,劳斯莱斯闪灵电动版的市场反响远不及国产百万级智能车型,尊界S800上市3个月订单破1.2万台的表现,更印证了技术豪华对符号豪华的替代。
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双重挤压加速了这一进程。2025年7月实施的消费税新政对90万元以上车型加征10%零售税,直接抑制高端消费需求;而国产高端车型的平替效应愈发显著,比亚迪仰望U8等车型以相近价格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配置,进一步挤压超豪品牌生存空间。在此背景下,超豪品牌纷纷转向私域营销与高端品鉴会,放弃车展这一传统舞台,成为其战略收缩的必然选择。
与超豪品牌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豆包大模型在本届车展的刷屏式亮相。梅赛德斯-奔驰纯电CLA、上汽奥迪E5Sportback、荣威M7DMH等重磅车型集中搭载豆包大模型,使其在2025年新上市量产车型中的搭载量稳居行业第一,标志着车载AI从功能时代迈入智能时代。这场变革的核心,是智能座舱从机械响应向主动服务的本质跨越。

豆包大模型的技术突破重构了人车交互逻辑。针对车载复杂环境,其优化的声学模型在120公里时速开窗场景下仍能保持高识别准确率,端云协同架构实现了车控指令本地瞬时响应与复杂任务云端处理的兼顾,解决了传统语音助手延迟高、听不懂、记不住的痛点。荣威M7DMH凭借其复杂车控能力,可通过一句话拆解多个场景需求;东风奕派007则构建起人-车-环境交互框架,实现情感陪伴与出行建议的智能化服务。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竞争逻辑的重塑。豆包大模型通过SDK工具包降低了车企集成成本,其与抖音、汽水音乐等生态的深度融合,构建起智能座舱+内容生态的服务闭环,推动竞争从单一功能比拼转向芯片+软件+生态的系统对抗。当奔驰、奥迪等豪华品牌纷纷放弃自研转向与本土科技公司合作,豆包大模型的规模化上车不仅是技术普及,更是中国企业在智能汽车核心领域掌握话语权的标志——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言,智能化已从加分项变成入场券,而大模型是入场的关键钥匙。
在新能源车型占比高达58%的车展现场,燃油车的逆势回暖更具观察价值。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7-9月燃油车连续三个月环比正增长,1-9月累计销量达994.4万辆,同比微增0.8%,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域市场的占比更是高达78%。这场反攻并非对电动化的否定,而是市场从狂热转向理性的必然结果。

补能与场景的不可替代性构成燃油车的核心底气。尽管充电桩覆盖率持续提升,但春运高速充电排队、北方冬季续航腰斩等问题仍未解决,而燃油车5分钟加满油的效率与环境适应性,在长途出行、硬派越野等场景中优势显著。全新普拉多、福特烈马等车型的热销,印证了燃油车在机械质感与特定场景需求上的不可替代性。
智能化升级与价格策略则让燃油车重获竞争力。本届车展上,广汽丰田锋兰达智能版将激光雷达+高阶智驾下探至15万元以内,东风日产轩逸e-POWER智驾版更是把高速NOA带入12万元区间,彻底打破油车不智能的刻板印象。叠加奥迪A6L顶配优惠近15万、丰田RAV4优惠达5万的价格攻势,燃油车在购车成本与全生命周期经济性上重新获得优势——对年行驶里程不足1万公里的用户而言,燃油车更低的保值率损失与维修成本极具吸引力。
政策层面的引导同样不可忽视。稳定燃油车消费的政策导向与低碳燃料技术的发展,让燃油车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而非简单的夕阳产业。这种多元技术路线的并存,恰恰体现了中国车市从单极突进向百花齐放的成熟转型。
车市重构深水区
2025广州车展呈现的三重变奏,本质上是全球汽车产业权力东移与中国市场重构的缩影。超豪品牌退场标志着传统价值体系的瓦解,豆包大模型上车预示着智能竞争的深化,燃油车回暖则彰显了市场需求的多元性,三者共同指向未来车市的三大核心趋势。
在技术路线上,多元融合将取代非此即彼。新能源的主导地位已不可逆转,但其技术路线将更加丰富,纯电与增程、插混形成互补;燃油车则通过智能化与高效内燃机技术坚守细分市场,最终形成新能源为主、燃油为辅的格局。正如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所言,这不是替代而是叠加,是技术适应需求的必然结果。

在竞争逻辑上,生态能力将成为核心壁垒。从宝马与Momenta、奔驰与华为的合作,到广汽启境搭载华为乾昆智能全家桶方案,车企+科技公司的模式已成为行业标配。竞争焦点从单一产品转向技术-生态-品牌的综合较量,谁能构建起涵盖智能驾驶、座舱生态、服务闭环的完整体系,谁就能掌握市场主导权。
在市场格局上,强者愈强的分化态势将加剧。哪吒、极星等新势力的退场与比亚迪、零跑等企业的崛起形成鲜明对比,月均销量不足千台的企业已失去技术迭代能力。资源将加速向具备核心技术与清晰定位的头部企业集中,同时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步伐将进一步加快——2025年1-10月新能源车出口202.4万辆的成绩,预示着全球车市的中国规则时代正在到来。
百姓评车
2025广州车展犹如一面镜子,照见中国车市的深刻变革:超豪品牌因技术滞后与市场收缩黯然退场,印证传统豪华价值体系的瓦解;豆包大模型规模化上车,标志中国企业在智能汽车领域掌握核心话语权,推动人车交互迈入新阶段;燃油车凭场景优势与智能升级逆势回暖,彰显市场从狂热转向理性的成熟。这些现象是产业向技术本质、用户需求回归的必然。未来车市,多元技术融合与生态竞争将成主旋律,唯有紧跟迭代、坚守创新的企业,方能在重构浪潮中立足,而这正是本届车展留给行业最珍贵的启示。
电话:15501033393
邮箱:3681001@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