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磊:共建醇氢新生态 共创醇氢新时代

  • 作者:百姓评车
  • 来源:百姓汽车
  • 时间 2025-07-12
  • 浏览:27693

2025年7月10-12日,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提质向新,智赢未来”,由“闭门峰会、大会论坛、技术领袖峰会、多场主题论坛、N场行业发布、主题参观活动”等15场会议和若干配套活动构成,各场会议围绕汽车行业热点重点话题,探索方向,引领未来。其中,在7月11日下午举办的“主题论坛四:醇氢电动新引擎,产业共赢新生态——中国甲醇汽车产业生态创新与发展之路”上,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副总裁郭磊发表精彩演讲。

图片1.png

  我们的首艘醇氢电动的新能源船舶也正在下料打造之中,将会服务上海的内河新能源船舶业务单元。与此同时,上海正在全力打造国际枢纽绿色能源加注中心,大力发展绿色航运事业,可以说明中国绿色甲醇醇氢电动新生态正在商业蓬勃发展之中。  

  借此论坛机会,我也向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远程商用车集团在醇氢电动生态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探索和规划,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主题是“共建醇氢新生态 共创醇氢新时代”。  

  我们做汽车行业和发动机行业都知道,动力系统是整个车辆发展的核心,也是创新的驱动力,远程醇氢电动正是在商用领域为行业绿色化动力转型和发展提供引领性的解决方案。 

  一、动力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核心,远程醇氢电动引领行业发展  

  中国汽车产业以政策驱动、市场拉动、技术迭代、创新的模式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以满足客户需求、整车为龙头、动力为核心的研发模式推动着我们国家各类汽车,以及对应主机厂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二十多年来,我国汽车发展,尤其在排放法规标准方面不断加严,从国一到即将颁布的国七,我们从排放标准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国情(运输情况)修订、到自主制定排放标准,污染物排放限值不断加严,也驱动我们传统内燃机技术不断进步。同时围绕着内燃机产业为基础的绿色燃料发动机技术,以及绿色燃料驱动的动力系统,也必须绿色清洁低碳化。

  我们从传统的汽柴油到天然气、氢气,现在到甲醇,当前我们国家在以核心内燃机技术研发逐步开始引领国际绿色动力领域发展,当然也有很多主机厂也正在积极参与其中拥抱这个变化。  

  整个大吉利体系在内燃机领域、动力系统研发方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战略方针。我们从2005年就开始对甲醇动力技术进行了全面布局,以及进行了市场端的探索。经过二十多年持续研发投入和产业化的推进,可以说已经完全攻克了围绕着甲醇燃料在腐蚀、溶胀、低温、高效燃烧等行业难题,甲醇动力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环保性已经得到全面产业化落地和充分行业验证,并带领行业全方位进入到绿色燃料发展的领域。截至目前,我们已投入运营超5万辆甲醇汽车、累计运营里程超过230亿公里,最长运营里程已经超过150万公里。 

  当前我们基于绿色成熟甲醇动力系统,开发出醇氢电动动力构型。醇氢电动就是以电驱为核心,但是我们是用车载制电的方式有效利用绿色燃料。这样一套醇氢电动的动力构型,我们从60kW一直到420kW系列化商用领域醇氢电动动力型谱已经是比较完备。同时从产品性能角度,我们可以让醇氢电动这套使用绿色甲醇发动机最高热效率量产化版本已经达到50.3%,高度集成电机可以采用最高效率轴向磁通电机。同时我们系统发电效率可以实现98%以上,实现了极致纯电转化比例。也就意味着每升甲醇可以在车载情况下发1.9度电-2.2度电,按照当前平均甲醇价格2元/升来算,我们每度电成本、车载制电成本可以做到0.85~1.1元范围之内。 

  远程醇氢电动架构也正是在甲醇绿色燃料和电驱各自优点相结合的动力结构产品构型,在纯电动架构的基础上,把甲醇作为能量来源,高效甲醇车载增程器随时在线补电。相比纯电动,醇氢电动不仅解决了里程焦虑、整备质量超标等新能源痼疾,同时提高了装载量,降低了整车采购成本。同时,甲醇燃料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它从-97°C,一直到64.7°C,很好的温域适合商用领域,包括道路和非道路,几乎所有工况和所有环境。与此同时,我国国家有40%国土面积海拔都是超过2000米,因为甲醇燃料天生含氧,所以我们可以做到3000米海拔动力不衰减。同时这种燃料,包括我们在农机、船机领域,柴油对于浅表土的污染,对于水体的污染,而甲醇这种燃料可以在光照、水体下快速进行分解,它对于环境污染性也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现在的醇氢电动不仅在道路运输领域成为中国绿色能源转型有效解决方案。在非道路领域,包括船舶动力领域,基于醇氢电动,远程也联合行业内优秀的合作伙伴。我们从甲醇能源供给系统电站,到动力驱动系统,比如矿山解决方案、船舶解决方案、挖掘机解决方案、农机解决方案等一系列非道路应用场景,也形成了全系列醇氢电动综合生态解决方案,这是我们从第一部分以醇氢电动动力系统发展来创新引领绿色燃料的一套解决方案。

  二、醇氢能源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能源 

  发展醇氢电动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是围绕着醇氢能源,我们国家是富煤、贫油、少气的,我们国家每年消耗石油,消耗7亿吨,进口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2%,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40%,将近50%。同时在这7亿吨的石油消耗过程中,交通运输领域超过70%。占比11%的商用车却消耗了70%中的51%,商用车的能源替代,包括绿色化转型应该是交通运输领域实现清洁运输、低碳运输,包括绿色转型的核心“关键少数”。 

  甲醇燃料也是全球公认理想的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可以被称为液体的“氢”,液态的“电”,可以通过风光电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和我们国家已有的二氧化碳消纳进行合成,具备绿色零碳属性。发展醇氢生态,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协同和商业模式突破等,可以形成在商用领域、交通低碳化、能源清洁化、系统零碳化的闭环。

  我们国家能源,包括甲醇醇氢能源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们国家电力结构仍是以燃煤为主的火力发电,占比达到63.2%。每吨煤直接燃烧可发电 3300度,排放2.66吨二氧化碳。如果我们拿过去传统的煤制甲醇,每吨煤作为原料只能制备0.66吨甲醇,同时也要放出1.67吨二氧化碳,所以过去传统的煤制甲醇是高耗水、高排放、高碳排的行业。但是如今我们可以结合风光电的一次不稳定能源,让电解水制氢形成的绿氢耦合二氧化碳后,每吨煤可转化成1.89吨甲醇,这时候的每吨煤通过风光电耦合二氧化碳之后,1.89吨甲醇可以放出5200度电。也就是说,我们通过风光电一次能源电解水制氢和我们国家煤炭为基础的二氧化碳进行耦合,可以让我们的甲醇制备产量、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我们对应能量密度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以翻1倍以上。 

  与此同时,我们国家在风光电领域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4亿千瓦,占整体电力装机容量45%,现在每年发电量只有1.8万亿度。也就意味着45%以上装机容量只发了18%的总电量,也就意味着有大量不稳定风能、光能是被抛弃掉,弃风弃光的效应是非常强的。如果我们把这些弃风弃光,把这些一次不稳定能源的电转化成绿色的氢,再耦合我们国家稳定的二氧化碳排放(工业排放),这样既可以节省大规模电网建设巨大升级投资,也可以缓解风光电存储压力,大幅减少弃风弃光浪费,更可以推动国家减碳大业,是一举多得的解决方案。 

  甲醇常温常压下为液体,便于储存运输,是西部能源快速、高效、低成本运输的最优解。将西部的风电光、煤炭转化为绿色低碳甲醇,再利用管网输运至东部和南部,预测通过规模化管道运输,可以让中国版绿色甲醇每升运输成本从东部到东部可以做到0.1元以内。

  据统计,我国每年排放高浓度CQ,约80亿吨以上。如果我们把其中的的十分之一(8亿吨)二氧化碳拿出来和刚才的风光电绿电进行合成,我们即可以制备绿色低碳甲醇约6亿吨。6亿吨绿色甲醇完全可以够现在全系商用车市场需求,可见,发展绿色低碳甲醇,为增强我国能源自主安全,以及自主能源体系保障能力是一条非常高效且因地制宜的路径。

  (二)发展绿色低碳甲醇,有利于大幅度减排降碳

  当前我们尽管有大量的电动车,特别是乘用车,但是大部分的电来自火电,其实在国七标准制定的过程中,对于电网充的电每度电是有多少碳排是有数字的,现在我们掌握的数据是电网每度电碳排放0.62公斤。我们就按照一辆纯电动重型卡车,每年运行10万公里,按这样的电耗和每度电的碳排,意味着这个车每年要释放75吨二氧化碳,而醇氢电动重卡如果用绿色甲醇,在制备能源过程中就把二氧化碳使用,这个过程可以实现整个碳足迹为零的产品转型。

  此外,经过权威数据测试,围绕着污染物的排放,因为醇氢电动的构型把动力链完全从轮端和发动机端断开了,所以可以比较轻松满足新的排放法规要求。我们也自己做了摸底,尽管国七标准没有正式发布,但是围绕欧七标准研讨数据,醇氢电动商用车可以比较容易达到标准升级,而避免为标准升级所做的大规模产业投入。 

  同时,相比现在实际柴油车道路排放,围绕着氮氧化物的排放可以降低82%以上,一氧化碳排放可以降低88%,PM颗粒度排放可以降低98%。

  甲醇加注围绕醇氢电动推广的核心基础设施,而醇氢加注在我们国家,从国家到各省市已经明确支持纳入国家绿色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当中。当前,我们全国一共有超过12万座汽柴油加注站,甲醇加注可以在现有加注站体系下非常轻松便捷进行改造,我们在多个省市已经和中石油、中石化进行合作,意味着在原有加注站中加一把枪、洗一个罐,每座站改造成本仅需5万-10万元人民币,远远低于建设一个加氢站1200万元,换电站800多万元,超充站150多万元对应投资。因此,推广醇氢电动汽车是最经济、最快速地将化石能源变成绿电能源的产业化路径。 

  三、醇氢电动是商用领域新能源化最佳技术路径,特别是围绕全系商用领域

  商用车作为生产工具,包括刚讲的非道路、船舶、电力,它是很强的生产资料属性,而这些领域对于深度电动化又具有天生的痛点和短板。比如,用户在买商用车过程中,最核心的诉求是赚钱,因为他围绕着生产资料。基于全站自研的醇氢能源+电动的一套动力解决方案,远程作为新能源商用车头部企业。除了智能电动之外(也是主要路径),另外一条路线就是醇氢电动。我们开发从多功能商用车LCV,一直到卡车,从我们的小微卡/轻卡再到中重卡,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车整车底盘专用车产品,覆盖我们对应的快递快运、市政环卫、城市建设、冷链物流、移动补能、城市客运、公务用车等场景,而且每个场景的产品都可以给用户带来超高的经济性收益。

  像我们正向开发的3.0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它采用了醇氢电动架构,同时全车电子电气架构也是通过AI赋能的全新EEA电子电气架构,我们也具备高阶自动驾驶和先锋底盘功能。但它的核心差异点仍是醇氢电动的动力系统,我们打造了可净化、可迭代,面向未来应用于智能零碳物流的智慧母体。就以星瀚H智慧母体孵化的醇氢电动6×4的干线牵引车,我们可以使用260Km醇氢电动系统,这套电动系统最高热效率可以达到50.3%,远超主流燃气机目前40%出头的热效率,醇电转化2.2kWh/L,度电成本低至 0.85元/kWh,相比燃料电池购置成本3000元/kW,而增程器购置成本仅为500元/kW,增程系统能量密度可以轻松实现320W/kg,是目前各类电池,包括长寿命电池能量密度的2倍以上。同时我们采用自研3电控制系统,包括我们和博世、采埃孚也进行了国际合作联合研发,像800伏以上的平台,超800马力以上双联电桥,以及碳化硅控制器等等技术加持,我们可以实现先进软硬件耦合智控系统,实现扭矩智能分配。同时结合全车以及V2X预见性车端能量管理、车端综合电控管理,实现动力不中断。智能识别各类不同商用车工况,实现各类模式无感切换,从而让这样醇氢电动重卡在一箱甲醇的条件下可以实现1500公里续航。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比电车,只有400度续航里程的电车自重轻2吨以上。

在云南昆明至磨憨客户运营场景,星瀚H醇氢电动牵引车在往返满载条件下,98%山区高速单边运行里程750km,单公里燃料成本较柴油节省1.08元/公里,较燃气车节省0.45元/公里,实实在在为客户带来了经济效益。 

  四、共建醇氢电动新生态,共享醇氢经济新模式

  从2012年开始,工信部联合国家四部委甲醇汽车试点工作开启,到2019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指导意见,明确甲醇作为车用燃料,并支持绿色燃料的多元化,保障我们国家能源安全。

  2024年8月,一直到今年6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密集在发布,包括各个部委在密集发布支持全行业绿色转型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完善甲醇站等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们也统计了一下国家部委到多省市,已累计出台50多个支持甲醇汽车推广应用的省部级,包括地市级政策举措,这个过程也大大推动了醇氢电动汽车发展产业化的步伐。

  近两年,醇氢电动在船舶、矿机、挖掘机、装载机、发动机组等非道路领域的快速应用,也突破了传统动力在类似矿山、船舶等场景应用上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困境,为绿色航运、绿色矿山、绿色电力也打开了全新的动力系统解决新思路和新方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七部门在2025年5月16日,刚刚联合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其中明确“加快推动绿醇新能源船舶推广应用”。醇氢电动动力系统是对于船舶动力系统绿色化转型,实现近海、江河、湖泊的船用驱动电动化切实可行可以产业化落地的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围绕着醇氢电动船舶应用推广,应该是非常火爆的,同时国家给予了近三年连续支持政策,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为了更好地推动醇氢电动,远程也制定了“1.2.3.3”生态战略,以推广醇氢电动产品综合解决方案为核心、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双轮驱动、从绿醇制备到甲醇加注到醇氢电动产品“三位一体”协同发展,将为过程商用领域新能源化开辟出一条更具中国特色的技术路径,为内燃机行业和整个商用车行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能源转型贡献出远程力量。

  我们也期待和更多合作伙伴一起加快商用领域绿色低碳化进程,大力推进新能源绿色的商用车、船舶、矿山、电力的发展,共建醇氢电动新生态,共创醇氢电动新时代。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姓汽车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