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已通过增资和股权收购的方式,获得卓驭科技35.80%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原控股股东New Territory持股比例降至34.85%,交易完成后,双方将共同控制卓驭科技。
卓驭科技的前身是大疆的车载事业部,最初在2016年作为大疆内部项目组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研发。它于2023年从大疆正式分拆独立,并在2024年6月启用"卓驭"作为品牌名称。其核心的成行智驾平台以端到端算法和高性价比方案见长,已与大众、比亚迪、奇瑞等9家车企建立合作,量产车型超过20款。
对一汽而言,此次入股卓驭,一汽可以快速增强其在ADAS领域的技术实力,加速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缩短研发周期,提升整车智能化水平。这是其智能化转型布局中的重要落子。
一汽的智能化布局
一汽在智能化领域采取了多方押注的策略,红旗品牌明年将推出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在电动化方面,一汽也与零跑汽车达成了合作。
具体来看,一汽和华为的合作采用的是HI(Huawei Inside)模式。在此模式下,华为将提供其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这包括乾崑智驾、鸿蒙座舱、乾崑车控及乾崑车云等服务。首款合作车型预计是“红旗9系”旗舰车型,计划于2026年上市。对一汽红旗而言,此举能快速补齐其在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领域的体验短板,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自研的高额成本和不确定性。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已得到市场验证,其方案能帮助红旗车型在智能化体验上快速达到市场领先水平,从而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2025年3月,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合作主要围绕新能源乘用车的联合开发及零部件合作展开,并探讨深化资本合作的可能性,以实现全产业链资源协同。一汽看重的是零跑汽车在“全域自研”方面积累的技术,特别是其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这有助于中国一汽加快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和落地速度。
同时,一汽还在智能领域积极自研,并且取得了不少技术突破。战略指引层面,一汽迭代发布了阩旗技术"SIGHT(洞见)531"发展战略,其智能化技术主要由"红旗·九章"智能平台统领。具体到智能驾驶方面,一汽自主研发了司南智驾平台。智能座舱方面,一汽推出了灵犀座舱平台;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一汽自主研发了飞刃架构(或称飞刃系统)。
截至2025年8月的数据显示,近5年来一汽累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559项,获得专利授权12728件。
目前,中国新能源车市智能化技术迭代迅速,市场竞争激烈。一汽需要在快迭代与稳交付、技术前瞻性与用户实际需求、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之间持续平衡。如何将技术成果高效地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并不断提升用户体验,是其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
背后的深层次谋划
中国一汽通过战略入股卓驭科技,是其智能化拼图中至关重要的一块。这不仅关乎技术获取,更是一场关于供应链掌控、战略路线选择和全球化布局的深度谋划。
在技术层面,一汽入股卓驭科技,对于一汽而言,旨在快速获取关键的智能驾驶技术,全面加速智能化转型。卓驭科技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因其高性价比,适配的车型范围非常广泛。从售价区间为8-15万元的经济型车型,到15-25万元的主流车型,再到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从基础辅助驾驶到高阶领航功能,卓驭科技都能提供相对应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卓驭科技的智驾方案还能支持燃油车,这在市场上并不多见。
此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智驾系统这样的关键领域,外部采购已然不能满足一汽的发展需要,通过入股来实现深度绑定,以强化供应链的自主可控性才更加稳妥。
同时,入股卓驭也为一汽的全球化布局增添了重要筹码。目前,欧洲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相对较低,燃油车仍是主力。卓驭科技的“油电同智”方案及其在德国布伦瑞克设立欧洲总部进行本土化测试和适配的努力,使其更适合欧洲市场的当前需求。
这为一汽集团进军海外,加速本地化研发与认证铺平了道路。
以上,中国一汽战略入股卓驭科技,这步棋不仅关乎技术获取,更涉及供应链掌控、战略路线选择,以及全球化布局的深层谋划。
然而,对于卓驭科技来说,一汽成为最大股东后,其独立性和开放性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这直接关系到其能否继续服务好除一汽之外的其他车企客户。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比亚迪等。如何消除合作伙伴的担心,保持业务的独立性和开放性,是卓驭科技下一步需要面对的难题。
百姓评车
中国一汽战略入股卓驭科技,是传统汽车巨头在产业智能化变革浪潮中,为了加速新能源转型、保障供应链安全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卡位;对于卓驭科技来说,则有望借助一汽的资源实现技术的更大规模落地和迭代。
这不仅影响一汽和卓驭的未来,也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领域的竞合提供重要的借鉴。
电话:15501033393
邮箱:36810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