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SUV扎堆背后的博弈:赚钱要趁早!

  • 作者:百姓评车
  • 来源:百姓汽车
  • 时间 2025-09-23
  • 浏览:56387

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超过5米的大型SUV正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热潮。

蔚来ES8凭借其科技旗舰的定位,在智能配置和空间表现上吸引了众多关注;理想i8则精准聚焦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在纯电续航和补能效率方面建立了自身优势;乐道L90通过创新的购车方案提供了更低的入门门槛,其空间优化设计也颇具亮点。

此外,还有领克900 EM-P车身尺寸达到了5240/1999/1810mm,腾势N9车长5258mm;深蓝S09的车身尺寸为5205/1996/1800mm,问界M8尺寸与M9接近,也是5米+阵容成员之一,昊铂HL定位为大6座SUV,这预示着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将更加多元。

大型新能源SUV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不只是满足了消费者的用车需求,更体现了车企对利润的聚焦。是的,造大车更容易赚钱。李斌直言不讳地说:“在中国做大车都是一样的优惠政策,不需要加多少钱,但是毛利会高很多。我们在这个周期,肯定是大车优先,大车挣钱。”

大型SUV成为市场潮流

这股潮流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是消费需求、技术支撑与市场策略的共同作用。

大型SUV的流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空间与舒适性方面,随着二胎、三胎家庭的增多,传统的5座车型已难以满足全家出行需求。消费者不再仅仅满足于“多一个座位”,而是追求“每个座位都舒适”。消费者对车辆空间的需求从“够用”转向“每个座位都舒适”。第三排不再只是应急,而是追求真正的实用性,甚至出现了从“大6座”向“大三排”7座演进的现象,以更好地满足全家出行需求。

动力方面,目前增程式和插电混动在很多大型SUV中较受欢迎,它们能较好地平衡续航里程和用车成本,缓解纯电车型的续航焦虑;纯电动力也没有闲着,随着电池技术提升和充电设施普及,纯电大型SUV也在快速发展。800V高压平台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充电速度更快(如昊铂HL宣传的5分钟补能300公里)。续航里程也在不断增加,许多纯电大型SUV的CLTC续航已突破700公里(如理想i8达720公里,小米YU7标准版达835公里),缓解了里程焦虑。另外,家庭出游、长途旅行等场景,使得用户对车辆的多功能性(如对外放电功能支持露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大电池更能满足这样的用车新需求。

再就是智能化体验方面,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成为核心竞争点。例如,华为ADS 3.0、高通8295芯片、多激光雷达配置等纷纷上车,旨在提升驾驶便利性和安全性;智能座舱方面,多屏互动、AR-HUD、高级语音交互等已成常见配置,旨在将车内变为“移动的智能空间”。

再就是曾经大型SUV价格高企,但现在价格带正在拓宽。大型SUV从过去主要聚焦40万元以上高端市场(如问界M9、理想L9),逐步向20-30万元主流区间渗透(如深蓝S09起售价23.99万元,乐道L90电池租用方案起售价17.98万元,小鹏G7顶配不超过23万元)。这得益于平台化生产、供应链本土化、技术成本下降(如激光雷达、智能芯片)及灵活定价策略(如电池租赁)。

这使得更多消费者能够接触到大型SUV,市场竞争也变得愈发激烈。

为车企带来丰厚利润

车企推行“大车优先”和“大车挣钱”的策略,是因为大车具有更高的溢价能力和成本可控。

SUV车型和同级别轿车相比较,通常拥有更高的溢价空间。当前,蔚来ES8等热门车型,定价多在二三十万元以上,瞄准的正是那些原本计划购买BBA车型的消费者。这些用户消费能力强,更注重产品附加值与品牌调性,车企只需精准满足其需求,便能获得可观利润。

以问界M9为例,尽管它的定价已经达到40~50万元的高端区间,但市场热度依然不减。虽然车身尺寸与电池容量提升带来成本上升,但这样的增幅远不及终端售价的上涨空间,为品牌溢价留出了充分余地。同时,新能源车企采用的订单生产模式有效减轻了库存压力,使车企可以更灵活地控制成本,从而保证利润。

中国消费者对大车的偏好是推高其价格的关键因素。国人更愿意为SUV更大的空间、更好的通过性以及更霸气的外观支付更高的价格。这是受国内消费习惯决定的。许多中国家庭仍只拥有一辆车。SUV,尤其是中大型SUV,因其多功能性(兼顾城市通勤、家庭日用、长途旅行)成为“一车多用”的理想选择。

这种情况使得车企在定价时拥有了更大的主导权。

曾几何时,“油耗高”是SUV固有标签。现在,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普及(插电混动、增程混动和纯电),显著优化了燃油经济性或直接降低了电费成本,这有效增加了消费者的好感度。

另外,智能驾驶的普及,特别是自动泊车和高级辅助驾驶功能,极大降低了SUV的驾驶难度。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可自动识别车位,并精准操控车辆倒入或驶入,即使是狭窄车位也能应对,堪称新司机的“停车神器”,360°全景影像提供“上帝视角”,让驾驶员对车辆周围环境一目了然,有效化解了“大车难停难开”的困扰,让驾驶变得更轻松、更安全,吸引了包括新司机和女性用户在内的更广泛群体。

而这些技术的应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车的溢价能力,可谓是形成了闭环。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更多的大型SUV即将上市,如吉利银河M9等定价20万左右的车型入局,该市场很快会迎来激烈竞争,当前的高利润格局或将被打破。

百姓评车

长期来看,大型SUV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可能会更加严重,这将进一步激化价格竞争。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于这类车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产品层面的需求外,对品质、品牌服务等方面也会有更高的期待。

卷是不可避免的,要想脱颖而出,考验的还是车企的综合实力与市场应变能力。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姓汽车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