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贸易出海到生态出海,小鹏汽车在欧洲玩了一把高端局!

  • 作者:百姓评车
  • 来源:百姓汽车
  • 时间 2025-09-17
  • 浏览:35642

日前,据多家媒体报道,小鹏汽车正式宣布,其欧洲本地化生产战略取得关键性突破。公司与麦格纳国际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工厂展开深度合作,首批本地化生产的小鹏G6和小鹏G9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顺利量产下线。

据了解,该工厂以其高度灵活的生产线和严苛的质量标准闻名业内,曾为奔驰、宝马、捷豹等豪华品牌提供代工服务。

小鹏汽车通过与麦格纳合作,快速实现本地化生产,大幅降低了海外建厂的风险与成本。同时,欧洲制造标签有助于提升小鹏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品牌形象,能更好地切入高端市场,这种合作模式既满足了欧洲本地供应链和环保法规要求,又能让小鹏更加关注于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的核心优势。

深化欧洲布局

2025年1月至8月,小鹏汽车累计销量达到了271,615辆,同比增长了252%。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在8月单月交付了37,709辆新车,这已经是小鹏汽车连续多月交付量超过3万辆。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具体车型来看,小鹏MONA M03市场表现非常突出。自上市以来,每月交付均超过1万辆,持续刷新A级纯电轿车市场的纪录。截至2025年8月,累计交付量已突破16万台。全新小鹏P7于2025年8月27日正式上市,上市仅7分钟大定订单就突破了1万台,创下了小鹏汽车新车上市最快破万的纪录,展现了极强的市场吸引力;小鹏G7上市后累计交付已超万台;小鹏G6的交付量在8月份也实现了环比11%的增长。至此,小鹏汽车形成了2(轿车)+2(SUV)双轮驱动。

小鹏汽车的销量增长背后,一方面是,小鹏的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用户体验持续深化,在2025年8月,其城区智驾月度活跃用户渗透率达到了85%;另外,小鹏汽车通过经销商模式,实现了快速拓店和较低建店成本。2024年一季度,其门店数量从395家增至574家,在渠道布局取得了成效。同时,小鹏汽车的全球化战略也在加速,为其整体增长提供了动力。

说到全球化,小鹏汽车自2021年以挪威为起点进入欧洲市场,目前已覆盖全球超46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前7个月,小鹏汽车海外销量达18,701辆,同比激增217%。在欧洲市场,上半年注册量超8,000辆,其中小鹏G6贡献了67%的销量。优异的业绩表现为其本地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2025年第三季度,首批小鹏G6与小鹏G9将在格拉茨麦格纳工厂量产下线。未来,该工厂还将投产更多小鹏车型。比如全球首款AI汽车小鹏P7+。同时,小鹏汽车在德国慕尼黑的研发中心已经启用,小鹏在欧洲形成了“研发+生产”的战略闭环。

突破贸易壁垒

此次,小鹏汽车选择与麦格纳合作在欧洲进行本地化生产,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决策。这背后涉及到规避贸易壁垒、降低运营风险、借力高端制造、以及敏捷响应市场等多重考量。

首先,欧盟自2024年10月起对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小鹏汽车面临的税率为20.7%,叠加原本10%的基准关税,综合税率高达30.7%。小鹏汽车通过合作,可以规避这部分高额关税。在这种模式下,车辆是以半散件(SKD)的形式运往奥地利,仅需支付较低的零部件进口关税,而非整车的惩罚性关税,成本优势显著。

其次,自建工厂需要巨额投资、漫长建设周期以及应对当地复杂的法规。而现在小鹏汽车只需利用麦格纳现有的成熟生产线,大大降低了初始投资成本和财务风险。初期采用SKD模式进行小批量生产,来测试欧洲市场的真实需求,并根据市场反馈灵活调整产量和策略,避免了大规模投入带来的长周期回报。

欧盟市场的法规环境非常复杂,除了关税壁垒,还在持续构建一套涵盖碳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透明度和可持续性声明的严密监管体系。比如,《电池与废电池法规》是全球首个对电池全生命周期进行全面规管的法规,要求电动汽车电池、可充电工业电池等必须提供经第三方认证的碳足迹声明(Carbon Footprint Declaration)。

本地化生产是应对以上挑战的重要策略之一。如果生产环节位于欧盟境内,其生产过程产生的碳排放将直接受欧盟ETS体系规制,通常可避免CBAM的管辖。同时有助于减少产品整体碳足迹中的运输环节排放,这对满足碳足迹阈值要求有直接帮助。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德国慕尼黑研发中心已于前不久正式启用,这是小鹏在欧洲的首个研发中心。这也标志着小鹏汽车的目标是致力于为欧洲用户提供智能和可持续的出行体验,而不是简单生产产品。

百姓评车

小鹏汽车在欧盟一系列举动,远非简单的产能转移,而是一盘集政策应对、成本优化、品牌提升和技术本土化于一体的整体操盘。这也标识着小鹏正从“贸易出海”深化为“技术出海与生态出海”。通过深度融入当地产业链,实现品牌价值、用户体验与合规要求的全面升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姓汽车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