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军”作战成主流!2025成都车展成自主品牌实力“检阅场”

  • 作者:百姓评车
  • 来源:百姓汽车
  • 时间 2025-08-26
  • 浏览:46429

作为国内车市下半年的重要风向标,2025年成都车展如期而至。在这场汇聚全球目光的汽车行业盛会上,自主品牌表现尤为亮眼,一方面以空前强大的参展阵容集中亮相——从全新旗舰车型到细分市场爆款、从前沿新能源技术到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全方位展现技术硬实力与产品矩阵的多元化魅力;另一方面多家头部自主品牌借车展平台密集释放未来3-5年发展规划,涵盖电动化技术迭代、智能化生态布局及全球化市场拓展等核心方向。

从技术展示到战略发布,自主品牌全程以主动姿态参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凭借硬核实力与前瞻布局,成为本届成都车展无可争议的绝对主角,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汽车品牌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

车企全品牌、全品类发力

本届成都车展上,自主品牌彻底打破以往单一品牌独立参展的传统模式,普遍以集团化统筹、全品牌矩阵的姿态集中亮相。这种参展策略不仅实现了品牌资源的高效整合,更形成了“全家桶”式的展示效应——覆盖家用通勤、高端豪华、硬派越野、智能科技等多个核心细分赛道,无论是产品品类的丰富度,还是技术研发的深度,均较往届实现显著突破,成为车展最亮眼的“中国力量”符号。

比亚迪此次以“专属场馆”形式重磅参展,将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五大品牌全线集结,打造“全品牌技术生态圈”。展区内不仅陈列了从家用轿车到百万级豪华SUV的全系列量产车型,更专门设置两大技术核心区:“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动态演示区,通过模拟复杂路况实时展现感知能力;“兆瓦闪充”技术专区则直观呈现充电效率突破,让观众近距离了解极速补能科技。此外室外展区还搭建了沉浸式智能化体验街区,观众可亲自体验仰望U8的应急浮水功能、全场景智能领航辅助等核心技术,真正“触摸”到比亚迪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的研发成果。

奇瑞集团首次独家包揽5号馆,开启“多品牌协同出击”模式,旗下奇瑞/风云、星途、捷途、iCar、捷途纵横五大品牌同步参展,覆盖从主流市场到个性化领域的全需求。其中,捷途纵横豪华电混越野序列完成车展首秀,填补了品牌在高端越野市场的空白;经典品牌威麟则以“全球智能皮卡生态品牌”身份焕新回归,携全新皮卡车型亮相,直观展现奇瑞在细分市场的拓展野心与产品布局深度。

长安汽车与长城汽车两大巨头同样以集团化阵容巩固优势:长安汽车在10号馆聚合长安、长安马自达、长安启源、阿维塔、深蓝五大品牌,形成“差异化互补”矩阵——阿维塔聚焦智能电动技术,主打高端智能出行;深蓝则以年轻化设计与高性价比,抢占主流新能源市场,各品牌精准定位、协同发力。长城汽车则拿下超4000平方米超大展区,集中呈现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皮卡、灵魂六大品牌,其中新款坦克300、坦克500等硬派越野车型持续吸引越野爱好者目光,长城炮系列皮卡也展出多款改装车型,进一步巩固其在越野、皮卡领域的“龙头”地位。

除传统车企外,新势力与跨界品牌同样以“矩阵化+技术化”参展:鸿蒙智行首次集齐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界”品牌,3000平方米展位聚焦智能座舱与高阶驾驶辅助技术,通过场景化体验让观众感受鸿蒙生态的协同优势;吉利银河以独立展区形式参展,不仅带来极氪7X、领克Z10等重磅新车,更公开神盾短刀电池、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等自研核心技术,彰显“技术自研”底气;上汽集团旗下荣威、MG、五菱银标三大品牌联动,零跑、蔚来、理想、小鹏、小米等新势力品牌也悉数到场,小米SU7 ultra、智己LS7等热门车型与各自核心技术同步展出,最终形成“主流车企扛旗、新势力补位、跨界品牌破圈”的百花齐放格局,全方位展现中国自主品牌的综合实力与发展活力。

亮出未来十年“作战地图”

在2025成都车展的舞台上,自主品牌的表现远不止“展示当前实力”——更以车展为“战略发布会”,从技术研发、市场布局到生态构建,清晰释放未来发展信号,核心路径高度聚焦“以新能源与智能化筑壁垒、以全球市场破增量、以产业生态固根基”,展现出从“中国领先”向“全球领跑”冲刺的明确野心。

自主品牌在技术层面已跳出“同质化竞争”,转向“核心技术攻坚”,新能源与智能化成为不可动摇的双核心,且所有技术方向均紧扣“量产落地”目标。新能源技术上,从“续航焦虑”向“补能自由”跨越,电池技术研发直指行业痛点,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加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上汽明确提出“半固态电池2026年搭载名爵主力车型”的具体规划,比亚迪、吉利则在现有技术上深挖潜力,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已实现“充电15分钟续航500公里”的实用效果,彻底打破补能效率瓶颈;智能化技术上,从“辅助驾驶”向“全场景无人化”冲刺,车企与科技公司的“跨界绑定”转向深度协同,鸿蒙智行依托华为鸿蒙生态实现多设备无缝互联,比亚迪升级“天神之眼”系统强化复杂路况感知能力,小鹏、理想更明确“2027年实现城市全场景无人化驾驶”的阶段性目标,让智能化从“加分项”变成“必选项”。

市场布局上,自主品牌已从“全面撒网”转向“精准深耕”,通过“国内补细分、海外抢增量”的双轮驱动构建稳固格局。国内市场聚焦“把细分赛道挖成护城河”,不再追求“一款车通吃”,奇瑞以多品牌矩阵覆盖家用、高端、越野等赛道,五菱则瞄准三四线城市及乡村市场推出高性价比车型,用精准定位替代盲目扩张;海外市场实现“从产品出口到品牌扎根”的升级,海外不再是“国内滞销品消化地”,而是新增长极,长安制定“深耕东南亚、中东、非洲五大区域”的计划,岚图加速开拓中亚、中南美市场,比亚迪、长城更以“海外建厂+本地化合作”突破贸易壁垒,推动出口量增长,目标让“中国智造”进入全球主流汽车市场。

自主品牌的长远布局早已超越“造好一辆车”,而是瞄准“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同时以高端化打破“低价标签”,实现“生态+品牌”双重升级。生态构建上,为避免“卡脖子”风险,自主品牌主动加强与核心供应商深度绑定,吉利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定制化电池,长安与国内芯片企业合作提升车载芯片国产化率,从源头掌握产业主动权,把“供应链”变成“自主安全的朋友圈”;品牌升级上,高端化不再是“喊口号”,红旗通过“国礼系列车型”强化“中国豪华”形象,极氪、魏牌、阿维塔等高端子品牌在设计、用料、技术上对标国际豪华品牌,凭借智能化优势与本土化服务逐步提升溢价能力,让“中国品牌卖高价”成为市场共识。

百姓评车

从成都车展的高光炸场到未来规划的掷地有声,自主品牌早已撕掉“跟跑者”的标签——不是小心翼翼的“备选”,而是挺直腰杆的汽车产业变革“引领者”之一。当技术研发持续击穿行业壁垒、全球市场版图不断撕开新缺口,自主品牌根本不是“有望”,而是必然会在全球汽车市场抢下更核心的席位;最终带来的也绝非“更多选择”,而是用智能、绿色、高品质的产品,重新定义全球消费者的出行标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姓汽车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