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汽-大众对销售公司进行了调整,调整涉及多个部门,包括市场、服务、用户运营在内的多个组织架构。这次调整的主要目的是转变职能,把原本分散的职能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据了解,客户体验部门的权限及人员规模会扩大,同时市场与用户运营的部分职能会并入客户体验部门。此外,产品团队也会进一步扩充。
这和前不久的吉利汽车私有化极氪,进行业务整合的操作有异曲同工的意思。桂生悦称,“吉利汽车只有改变过去品牌小而散、散而乱的形象,进行深度整合,把公司的资源凝聚成一个拳头,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一汽-大众调整销售公司的业务板块,虽然在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底层逻辑却是一样的——都是从过去单兵作战的模式,转变为协调作战。
一汽-大众这样的调整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在新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用“化指为拳”的方式,更有利也更高效的模式迎战新能源淘汰赛。
为产品大年做准备
3月份,中国一汽和大众汽车集团在德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认一汽-大众将从2026年起推出11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车型。那时起,一汽-大众高层开始向销售公司释放变革信号,鼓励各种创新想法,同时在人事和组织层面进行调整,以匹配新业务的需求。
5月13日,一汽-大众重新分拆、整合了ID.运营中心。该中心主要负责ID.系列代理销售体系工作。因为销售份额所占比重不如燃油车业务大,权限也比较小,最终导致资源更多地向燃油车倾斜。
如今一汽-大众确定了未来的方向,已经不需要在新能源和燃油车业务间作平衡,而是全力以赴搭建以新能源为核心的销售体系。所以ID.运营中心整合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另外,客户体验部门的权限及人员规模会扩大,同时市场与用户运营的部分职能会并入客户体验部门。此外,产品团队也会进一步扩充。除了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一些绩效和考核方式会有相应的变化。
一汽-大众将从2026年起推出11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车型,覆盖多条技术路线。包括,6款纯电动车型,2款插电混动车型,2款增程式车型,1款燃油车型。11款新车规划中,只有一款燃油车。这看起来十分“激进”。但,这也凸显出一汽-大众新能源转型的坚定决心。
据了解,大众品牌新能源车型将引入全新CMP等电动平台,搭载全新电子电气架构CEA,这将加速一汽-大众智能电动转型升级。“CMP整车平台”加上“CEA电子电气架构”构成了一汽-大众未来新车型的重要技术底座。CMP平台定位为紧凑级车型平台,由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VCTC)研发,CEA电子电气架构由大众与中国新造车企业小鹏汽车联合开发。据了解,CMP平台的开发周期将比传统流程缩短30%,并实现40%的成本优化。
同时,一汽-大众还深度参与本土化车型的定义和研发。比如,在混动动力总成的合作开发过程中,一汽-大众还将发挥主导作用。
在5月16日的大众汽车集团年度股东大会上,奥博穆表态,2026年,大众将在中国市场充分发挥潜力。大众为此准备了40款全新产品,新能源产品占比达50%。
可以预见的是,一汽-大众此番调整,旨在备战即将到来的产品大年。
从上到下,全力以赴
2025年底,陈彬以一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身份出任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这也预示着2025年将成为一汽-大众的“变革之年”。
陈彬一赴任,就开始了一系列的大动作。
先是召开一汽-大众2025经销商大会。按照流程,陈彬原本只有40分钟的发言,但他实际上却讲了70多分钟,深入具体地解答了经销商们的疑惑。然后走访了30多家经销商集团,对全国主要经销商网点进行一系列密集摸查,深入了解经销商的经营情况。
然后是,一汽-大众又进行了30多位中层干部调整,涉及到品牌营销、市场等诸多岗位。不仅要有业绩和能力的考核,还采用了民主测评机制。
一汽-大众正在积极转变管理和经营思维。
在2025一汽-大众媒体恳谈会上,一汽-大众副总经理(商务)及销售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吴迎凯这样说,“我们要在很多维度上去实现突破,商品上要进行突破,营销与效率上均要寻求突破,只有一汽-大众全面多维地实现突破,才有机会赢得市场的竞争。“针对在市场营销、提高效率等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变革,直面问题作深度剖析。
再到这一次销售公司的业务架构调整,一汽-大众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自我突破。
从行业角度来说,如果一汽-大众成功依托规模优势(2024年销量166万辆)+“油电混共进”策略(2026年推11款新车含1款燃油车)实现新能源快速转型,那就证明了传统合资车企可通过本土化技术合作实现转型这条路是可行的,这必然为合资品牌转型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样本。
百姓评车
时间来到2025年,安全是消费者和市场更关注的问题,新技术的迭代正在变缓。而且在盈利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车企的发展正在重新回归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安全把控等要素。
准确地说,一汽-大众抗风险能力更强,2024年该公司终端销量166万辆,这样的规模放在哪里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更何况一汽-大众态度务实、积极求变,我们有理由看好它的未来。
电话:15501033393
邮箱:36810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