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级行车定位功能是自动驾驶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独创五源融合高精定位技术架构,红旗自动驾驶实现多信息冗余,从而保证全场景、全天候、全速域的安全行驶。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进步,自动驾驶功能的装车率越来越高,自动驾驶功能也正由辅助驾驶向高阶智能驾驶演进。自动驾驶技术主要解决“我在哪”、“我去哪”和“我怎么去的问题”,高精定位技术的作用就是精准的告诉自动驾驶车辆“我在哪”,指引车辆自动行驶到目的地。
定位是确定车辆在地图中的位置
为了让自动驾驶车辆精准的知道“我在哪”,红旗采用了GNSS定位技术,该系统兼容大家熟知的中国北斗、美国GPS、欧洲伽利略和俄罗斯格洛纳斯进行全球定位,但由于大气状态、电离层干扰等因素造成GNSS技术只能提供5~10米的粗定位精度,难以满足自动驾驶车辆高精度定位需求,因此红旗在GNSS解算中加入了实时差分(RTK)定位技术,即利用地面基站的观测补偿来实时提升定位精度到约5厘米级别,满足高阶自动驾驶的定位需求。但仅依靠GNSS+RTK技术是不够的,车辆行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场景,比如遮蔽场景的隧道、林荫路、高架桥,多径效应场景的城市峡谷,复杂的道路拥堵场景等,那如何解决这样的困难场景呢?红旗使用了自动驾驶车辆的“眼睛”-摄像头、“触手”-激光雷达、“小脑”-惯性测量单元,以及“场景的记忆”-高精地图。
红旗车载定位源
基于上面的五类定位源信息,红旗独创五源融合高精定位技术架构,以惯性测量单元为主的航位推算保证高频输出,以GNSS+RTK数据修正全局位置,以摄像头/激光雷达感知信息和高精地图匹配定位覆盖遮挡场景。五源融合的技术架构突破了单个定位源的局限性,各类定位源之间的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输出高频稳定的定位信息,实现主干道路全场景、全天候、全速域覆盖,即使行驶在隧道、复杂的高架桥中,也不用担心自动驾驶会“迷路”。
五源融合高精定位技术
红旗作为最早探索自动驾驶技术的车企之一,在自动驾驶功能开发过程中,始终秉持安全第一的开发理念,针对潜在的传感器失效风险,红旗高精定位对传感器数据异常状态进行监测,及时隔离异常数据,多类定位源之间的信息冗余使得在单一传感器失效时,整个高精定位系统仍可在较长时间内正常工作,确保智能驾驶功能安全运行,驾驶员可以长时间连续的纵享自动驾驶乐趣,告别频繁接管。
精准自动驾驶系统(HAP)
红旗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卓越的算法技术、专业的架构体系为自动驾驶车辆提供全天候高精定位能力,通过精准自动驾驶系统,让更多红旗品牌用户全方位、多场景体会、尊享“美妙出行、美丽体验、美好生活”。
电话:15501033393
邮箱:36810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