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出海,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 作者:百姓评车
  • 来源:百姓汽车
  • 时间 2025-05-26
  • 浏览:35311

日前,长安汽车在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这是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工厂。据了解,该工厂从2023年11月开始建设,历时一年多,工厂正式投产。据了解,这座工厂初期产能为10万辆/年,总投资约100亿泰铢(约人民币21.6亿元),后续将逐步扩大到20万辆/年。

按照规划,未来长安、深蓝、阿维塔三大品牌车型均将在罗勇工厂投产。未来3年,长安将有12款新能源车型陆续投放至东南亚市场。罗勇工厂下线的第一台车是深蓝S05右舵版。

此外,长城、比亚迪、广汽等也在此建厂。2020年,长城汽车收购了通用汽车位于罗勇府的制造工厂,成为首个全资进入泰国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2024年,比亚迪的泰国工厂正式竣工并投产,其年产能达到15万辆。2024年11月,哪吒汽车宣布其在泰国自建的工厂正式投产,年产量为2万辆。奇瑞、广汽埃安等其他中国车企在泰国的生产基地也相继启动。

泰国正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支点。比如长安汽车就有计划通过泰国这个跳板,未来出口澳、英等市场。

中国品牌抢滩泰国市场

由上可见,泰国已经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重要桥头堡。其战略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泰国是东南亚最大汽车生产国,年产能近200万辆,占区域总产量的40%,拥有60年整车制造经验。曼谷、罗勇等汽车产业集群已形成涵盖700家一级供应商的完整产业链,零部件本地化率超98%。另外,泰国制造的汽车可免税出口至马来西亚、印尼等市场,是辐射东南亚的基地。

其次,泰国位于热带,气候有利于纯电车型的续航。泰国年均气温维持在24°C-30°C,接近锂离子电池最佳工作温度区间(20°C-35°C)。相比寒冷地区因低温导致的续航缩水(如中国北方冬季续航衰减30%-50%),泰国的气候环境使电池充放电效率保持稳定,续航达成率更高。

第三,政策鼓励方面。泰国目前是东南亚地区中推行电动汽车最积极的国家,计划成为东南亚电动汽车制造中心。泰国政府在2020年出台“30.30”政策,即到2030年,零排放电动车产量达到汽车总产量的30%。在该目标指引下,泰国政府又相继推出了多个面向电动汽车的扶持激励政策。比如为每一辆电动汽车提供7万~15万泰铢的补贴。此外,还推出了税收减免计划。比如将电动乘用车的消费税从8%下调至2%;新注册的电动汽车道路税减免80%;企业方面规定,投资额不低于50亿泰铢的车企,还可享有100%外资控股、获得永久所有权地契、免征最高8年的企业所得税等优惠条件。

2024年,中国车企在泰投资进入集中落地期:7月比亚迪罗勇府工厂投产,具备15万辆整车及核心零部件的年产能;11月哪吒汽车曼谷工厂建成投产,初期年产能2万辆,并与泰国BGAC公司达成战略合作,计划2025年7月实现哪吒X车型本地化生产。同期,广汽埃安、长安汽车等企业也陆续启动泰国生产基地建设,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

2025年中国车企在泰规划产能超80万辆,其中60%面向东盟市场。

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根据4月汽车生产厂商出口量榜单,只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出口量有所增长,其余包括奇瑞、上汽、长城、吉利在内的出口量均有所下滑。其中,吉利、长安从一季度的同比增长转为下滑,且下滑比例均超过20%。

具体情况如下,奇瑞汽车4月出口量87622辆,同比下降1.7%,上汽乘用车4月出口量44008辆,同比下降7.9%,长城汽车4月出口量32165辆,同比下降11%,吉利4月出口量24113辆,同比下降35.7%,长安汽车4月出口量21475辆,同比下降20.2%

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国汽车品牌在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仍然面临着压力。

于是,我们看到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桂生悦在一季度财报会上严肃地反思着吉利出口增长失速的问题。原因在于,海外消费者对汽车配置需求远没有中国消费者高,但吉利没有及时调整,海外市场车型的配置和国内一致。而友商就会根据海外实际情况减配降本并降价销售。

朱华荣于2025年5月14日率高管团队拜会泰国总理佩通坦。除了见证罗勇工厂正式投产,也有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长安汽车在泰国的成果的意思。比如,加速罗勇工厂二期扩产至20万辆/年,2025年新增6款车型(含阿维塔高端系列),覆盖右舵市场90%需求。并以泰国为右舵车枢纽,2025年出口澳、英等市场,目标占长安海外销量30%;参与制定东盟新能源标准,强化技术话语权。

此外,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分别拜访了两位国家领导人,巴西总统卢拉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尽管长城和比亚迪各自的处境不一样,但是拓展海外市场的决心却都是一样的。魏建军的微博这样写道"今天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巴西总统卢拉。”王传福则是出席了比亚迪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欧洲总部官宣仪式。

数据显示,2025年1-3月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汽车为12.3万辆,同比下跌39%。海关总署数据表明,一季度我国累计整车(含新车和二手车及CKD等)出口总量在俄罗斯同比下跌44%。正是因为如此,中国车企大佬才会更加积极地拓展市场,进行布局以及巩固市场成果,以分散单一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百姓评车

这说明了一个事实,中国车企目前正处于拓展海外市场的初期阶段,就是需要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更深入的合作,寻找更多的市场机会,以此来突破地缘政治的限制。

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汽车行业的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我们看德日汽车巨头,哪一个不是全球布局呢?对于中国汽车品牌来说,不能也不应该局限于国内,加速出海是必然出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姓汽车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